導師介紹
研究生教育
Graduate study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基本要求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

  化學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基本要求

  (2015年12月) 

  第一部分  學科概況和發展趨勢

  化學是一門實驗和理論并重、實用性和創造性并舉的學科,與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和能源環境等密切相關,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傳統意義上的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能及相互轉化。21世紀的化學研究對象已經擴展到分子以上層次,包括超分子、納米尺度分子聚集體直至分子器件等復雜分子體系。化學在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自身的學科分工。根據其研究對象和任務,化學分為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各具特色的學科方向以及與物理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以及環境與生態科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學科。 

  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簡稱“廣州化學所”)化學一級學科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已有30余年的科研實踐和研究生培養的經驗,具有較為深厚的歷史積淀,屬國家首批博士、碩士學位一級學科學位授予點。 

  化學學科發展已經到了從定性到定量、從宏觀到微觀、從靜態到動態、從描述到推理、從分化到綜合的階段。根據化學研究的對象不同,廣州化學所化學一級學科主要分為有機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兩個二級學科。化學一級學科的建設和良好發展為廣州化學所的發展搭建了極為廣闊的發展平臺,這對化學學科的發展及區域經濟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和推動作用。隨著化學理論的發展及高速計算機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化學工作者的研究興趣得到極大地拓展,研究內容極大豐富,研究手段日益多樣。廣州化學所充分利用中國科學院的科研優勢和人才優勢,繼續突出“創新”與“質量”兩大主題,努力培養一大批高層次、高素質、多樣性、創新型和國際化的拔尖應用人才,產生一批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 

  第二部分  碩士學位的基本要求

  一、獲本學科碩士學位應掌握的基本知識

  化學是一門實驗和理論并重的學科,除掌握堅實寬廣的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外,還要注重合成、制備技能的培養和表征、研究方法的學習和創新。因此需要在掌握化學核心課程的基礎上,系統地掌握某特定化學學科方向的專門知識和實驗技能,包括理論體系、合成技術、性能表征和專門研究方法,了解其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獲本學科碩士學位應具備的基本學術素質

  1. 對化學研究懷有濃厚的興趣,具備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歷史、現狀和動態,具有廣闊的學科視野、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獻身化學科學事業的精神。 

  2.堅持實事求是、嚴謹治學的學風,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辛勤勞動、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以堅守學術道德為己任。對學位論文和其他自主發表的科研成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3.掌握本學科方向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具有簡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多角度、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能夠使用計算機等現代科技手段快速獲取科研信息的能力和使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 

  三、獲本學科碩士學位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1.獲取知識的能力

  碩士生需從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獲得新知識,不斷滿足自己學習和科研的需求,促進自我發展和完善。在信息化社會中,獲取知識的能力還應包括一定的鑒別能力。 

  碩士生獲取所需知識,要以較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為前提,不應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要主動地學會如何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研究性學習,掌握自主獲取知識的方法,培養自主更新知識的能力。 

  獲取知識能力是碩士生向更高層次能力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基礎。碩士生應充分利用本研究領域開設的專業課程,制定個人學習和研究計劃,通過撰寫經典文獻閱讀報告等培養環節強化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 科學研究能力

  本學科碩士生應具有較為獨立的科學研究能力。這些能力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基本的實驗動手能力;設計并開展重復對照實驗能力;實驗數據處理及結果分析能力等。 

  科學研究能力是碩士生最終學術培養目標之一。碩士生教育就是以培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育。研究能力的本質實際是發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可遷移的、更高層次的自我提高和發展的能力。 

  碩士生的研究能力必須通過系統、全面的研究訓練才能得到培養。包括如何發現和提出問題、如何收集和分析資料、如何進行文獻綜述、如何撰寫學術和學位論文等。通過專業課和研討班等課程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養碩士生科研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 

  3.實踐能力

  實驗動手能力是本學科碩士生實踐能力的具體體現。碩士生必須具備在實驗室工作的技術能力。碩士生應該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實驗技術,包括對這些技術的原理、實驗中使用的必要儀器設備的構造原理和對實驗中的質量控制的良好的理解,使其對實驗室的技術有足夠的自信并擁有一定的技術競爭力,同時可以在實驗中培養與人合作的能力。技術競爭力和應變能力是開展獨立研究所必備的素質。另外,良好的實踐技能還會節省實驗成本,提高實驗效益。 

  本學科碩士生實踐能力培養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課程學習的實踐功能來實現。課程內容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求碩士生以撰寫實驗報告、文獻綜述報告等形式加強過程考核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實驗室輪訓等特色培養環節來實現。 

  4.學術交流能力

  熟練地進行學術交流是本學科碩士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學術交流能力一般包括書面交流(條理清楚的寫作)和口頭交流(邏輯性強的報告等)兩種。 

  本學科碩士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而且還需具備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順利表達的能力。即能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展示其學術專長的學術交流能力。在學期間,每位碩士生必須參加一定次數的學術報告,并要在學校、學院或實驗室范圍內公開做一次以上的學術報告。導師應支持研究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另外,通過定期的組會和研討會,要求研究生定期做學位論文進展報告,努力提高碩士生的學術交流能力。 

  四、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1.規范性要求

  本學科碩士學位論文形式應以研究論文為主,論文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論文題目:應當簡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論文的核心內容,如題名語意未盡,可加副標題。 

  (2)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摘要重點概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語言力求精練、準確,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 

  (3)前言或緒論:前言應對論文的背景及工作內容作簡要的說明,要求言簡意賅。 

  (4)文獻綜述:是對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評述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介紹。 

  (5)正文部分: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不同學科專業和不同的選題可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可以是對一個研究問題的實驗方法的詳細描述、實驗結果的說明與討論等;也可以由基于同一研究目的、多篇已發表系列論文組成。 

  (6)結論: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準確、完整。著重闡述作者研究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7)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文或論著而引用的有關期刊論文和圖書資料等。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于文末。 

  本學科碩士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寫作表達準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準確、圖表規范、結論可信。如特需用英文或其他文字撰寫,則論文題目、摘要等必須有中文譯注。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一般應不少于一年。 

  2.質量要求

  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而取得創新成果和具備研究能力通常是衡量學位論文質量的兩個重要指標。對于本學科碩士生學位論文,不強制要求碩士生在學期間取得量化的創新成果,但要求通過考察學位論文是否讓研究生受到全面系統的研究訓練,是否具備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來考察論文質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要求:對碩士生學習與研究計劃的審查要重點考查碩士生是否盡早確定研究領域、進入研究狀態;對碩士生開題報告的審查要重點考查碩士生的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論文答辯要從論文選題與綜述、研究設計、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方面考查。鼓勵本學科碩士生在取得碩士學位之前,將論文工作中取得的研究發現以學術論文的形式發表。 

  第三部分  博士學位的基本要求

  一、獲本學科博士學位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及結構

  化學是一門實驗和理論并重的學科,除掌握堅實寬廣的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外,還要注重合成、制備技能的培養和表征、研究方法的學習和創新。因此需要在掌握化學核心課程的基礎上,深入系統地掌握某特定化學學科方向的專門知識和研究技能,包括理論體系、合成技術、性質(性能)、表征和專門研究方法,了解其現狀和發展趨勢。 

  根據化學各學科方向的研究范圍,結合中國科學院的實際,各學科方向的博士生應掌握如下專業知識或實驗知識: 

  1.有機化學:有機化學、高等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物理有機化學、譜學分析及實驗、立體化學、天然有機化學、核酸化學、肽化學、元素有機化學、生物有機化學、化學動力學、計算有機化學、藥物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超分子化學、有機材料化學、有機化學實驗、有機分離技術、環境分析化學、材料分析化學、藥物與臨床分析等。 

  2.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高分子合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結構研究方法、高分子結構與性能、聚合反應、高等有機化學、有機結構與反應歷程、統計〈熱)力學、聚合反應動力學及其統計理論、高分子力學性能、高分子光化學、高分子表面與界面化學、功能高分子、天然高分子、液晶高分子、超分子化學、聚合物光子學、高分子流變學、高分子材料與加工成型、高分子相變和形態學、高分子溶液及凝聚態物理、生物(有機)化學、量子化學等。 

  二、獲本學科博士學位應具備的學術素質

  1.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對化學研究懷有濃厚的興趣。堅持以"嚴肅、認真、誠實、守信"的精神進行科研活動,自覺維護學術事業的神圣性、純潔性與嚴肅性,具有獻身化學科學事業的職業理想,主動維護科研集體的榮譽感。 

  2.深刻理解與掌握本學科知識結構與實驗方法,具備獨立從事化學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物理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藥學、環境科學、化學工程等多學科視野和廣泛的知識面以及多角度分析、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3.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恪守科學誠信,堅守學術道德,自覺維護知識產權,充分尊重他人的辛勤勞動、研究成果和學術貢獻。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自己的科研成果,對學位論文和其他自主發表的科研成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4.具有能夠使用計算機等現代科研手段快速獲取科研信息和使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科研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能夠勝任今后教學、科研和技術開發等工作的其他能力。 

  三、獲本學科博士學位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1.獲取知識能力

  本學科的博士生應掌握學科學術研究前沿動態,獲得的學科知識必須達到專業化水平。要求博士生能夠通過課程學習、自學、交流和查閱文獻等方式,收集掌握信息,處理分辨信息,并不斷從中獲取最新知識。 

  獲取知識的能力是博士生完成學業的基礎和保證。為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要求博士生必須熟悉本學科的重要科研文獻,并能夠隨時跟蹤其主要進展;對物理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藥學、環境科學、化學工程等與化學相關的學科有廣泛的了解;必須掌握因特網使用、數據庫檢索、數據處理等現代信息處理技能;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用英語熟練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具有較好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博士生要充分利用培養點提供的有關文獻檢索、科技論文寫作、專業英語等相關課程獲取知識,為保證博士生科研實驗的連續性,課程安排在第一學年,開課形式可以靈活多樣。 

  2.學術鑒別能力

  本學科的博士生應具有較強的學術鑒別能力。學術鑒別能力主要體現在對研究問題、研究過程和已發表研究成果的甄別能力上。它要求博士生具有較寬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專業知識,具有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 

  本學科博士生應該能從特定學科領域的文獻中或在已有的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自行設計嚴格的實驗方案,使問題得以驗證和解決。從而使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獲得新的實驗技能,不斷積累實驗經驗并得到較為系統的科研訓練。 

  鑒別有意義的科學問題,提出可驗證的科學假說是博士生進入科研角色的標志。可以通過對文獻中、工作交流時出現的學術問題進行分析,起草研究計劃、撰寫課題申請報告,定期對博士學位論文研究工作進行總結,并利用參加學術會議等各種交流機會與同行進行討論等方式提高博士生的學術鑒別能力。 

  3.科學研究能力

  本學科博士生應具有獨立的科學研究能力。這些能力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設計合理實驗方案的能力;高水平的實驗操作能力;實驗數據處理及結果分析能力;發表學術成果的能力等。 

  應該能夠在導師的幫助下積極參與研究問題的選擇;至少掌握化學學科某一領域的基礎實驗操作技能;能夠為解決某一問題設計實驗方案,并克服困難完成實驗;不斷從失敗中學習、積累實踐經驗,從容面對同行的質疑,最終獲得獨立的科學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一種可遷移的、更高層次的自我提高和發展的能力,必須通過系統、全面的研究訓練才能得到培養。博士生完成博士學位論文的過程就是其研究能力的訓練過程。我所采取開設特定課程、實驗室短期培訓、定期參加實驗室組會,讓博士生積極參與導師科研課題并允許其獨立設計實驗,通過撰寫研究計劃、進行論文開題報告、進展報告,舉行論文預答辯、答辯會等形式對博士生進行系統的科研訓練。博士生的研究能力訓練應當貫穿博士生的整個培養過程。 

  4.學術創新能力

  本學科博士生應具備在自己所從事的研究領域內開展創新性思考、創新性研究和取得創新性學術成果的能力。創新是本學科博士生的基本素質,也是學術追求的最終目標。 

  化學學科的學術創新可以是新的化學定律、新的化學理論、新的化學反應的發現;新的化合物、新物質的發現、合成與制造;可以是新的實驗條件、實驗路線、實驗方案的驗證與探索;可以是新的實驗設備或技術的實施等等。學術創新可以出現在問題設計、研究過程和最終研究成果的任何一個環節。學術創新能力是博士生獲取知識、學術鑒別、學術交流以及科學研究等眾多能力的綜合體現,其能力的培養需要博士生、導師、研究所、學校等眾多內在、外在機制的聯合作用。 

  5.學術交流能力

  學術交流是本學科博士生發現問題、開闊視野、獲取知識、掌握學術前沿動態的重要途徑之一。沒有交流,新的思想就不會發展。學術交流能力一般包括書面交流〈條理清楚的寫作)和口頭交流〈邏輯性強的報告等〉兩種。 

  本學科博士生應能夠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給同行作口頭報告或提交論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在實驗室組會或進行研究進展匯報時,進行口頭發言;能夠申請基金資助,撰寫課題申請報告;能夠在論文開題報告、論文答辯過程中回答專家的提問。 

  熟練地進行學術交流是本學科博士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本學科博士生應當利用各種學術交流平臺表達學術思想、展示學術成果。本所鼓勵博士生在讀期間參加本學科國內外的學術會議,并在會議上作口頭或書面報告;要求博士生定期參加實驗室組會、定期向導師作學位論文進展匯報;要求博士生在讀期間在本學科高水平的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等形式對博士生的學術交流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 

  6.其他能力

  除了上述五個方面外,本學科博士生還應當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一定的教學或科研管理方面的職業發展能力。 

  四、學位論文基本要求

  博士生在授予學位之前都需要提交一篇學位論文。學位論文是博士生在導師或導師組集體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應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經掌握了本學科寬厚的基礎理論及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1.選題與綜述的要求

  本學科博士生應及早進行學位論文選題工作,選題時應注意結合本學科研究特色和指導教師的研究要求,注重前沿性和創新性。博士生可以在查閱文獻、進行廣泛的資料調研基礎上,自主選擇研究課題,也可以在導師承擔的科研項目中選擇研究課題。選題時要處理好基礎與應用的關系。可著眼于基礎理論研究,或著眼于應用理論的研究,也可將兩者有機結合進行研究。提倡博士生選擇具有挑戰性和一定難度的論文題目,論文要有研究價值和意義,具有前沿性、創新性和可行性。博士生應在入學后第二或第三學期內完成選題,初步確定論文題目,然后在導師指導下擬定論文工作計劃。 

  文獻綜述是考查論文前沿性和原創性的基礎,是對本研究領域已有學術成果的總結、概括和評價,并從中尋找自己研究問題與思路的重要環節。文獻綜述體現了一位博士生在本學科的基本素養與能力。優秀的文獻綜述應當做到客觀、準確、思維細密,能夠找到已有成果的局限和新的研究熱點,并合理導入自己的研究選題。文獻綜述要注意信息的全面性、代表性,文獻的缺漏和缺乏代表性都會影響選題的準確性。 

  2. 規范性要求

  本學科博士學位論文形式應以研究論文為主,論文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論文題目:應當簡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論文的核心內容,如題名語意未盡,可加副標題。 

  (2)中英文摘要與關鍵詞:論文摘要重點概述論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語言力求精練、準確,要突出本論文的創造性成果或新見解。 

  (3)前言或緒論:前言應對論文的背景及工作內容作簡要的說明,要求言簡意賅。 

  (4)文獻綜述:是對本研究領域國內外研究現狀的評述和相關領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介紹。 

  (5)正文部分: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不同學科專業和不同的選題可有不同的寫作方式;可以是對一個研究問題的實驗方法的詳細描述、實驗結果的說明與討論等;也可以由基于同一研究目的、多篇已發表系列論文組成。 

  (6)結論:是學位論文最終和總體的結論,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應精煉、準確、完整。著重闡述作者研究的創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領域中的意義,還可進一步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7)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文或論著而引用的有關期刊論文和圖書資料等。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引用的順序列于文末。 

  本學科博士學位論文一般用中文撰寫,論文寫作表達準確、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文字通順、格式規范、數據準確、圖表規范、結論可信。如特需用英文或其他文字撰寫,則論文題目、摘要等必須有中文譯注。學位論文工作時間一般應不少于兩年。博士學位論文建議實行“盲審”,由同行專家按照以上要求評定是否合格。 

  3.成果創新性要求

  本學科博士生應在畢業前取得一定的創新性成果。本學科成果創新性體現在該博士學位論文探索了有價值的化學現象,提出了新的化學實驗方法,創造性地解決了化學研究中的關鍵問題;論文中的原始發現發表在SCI、EI等檢索的國際著名刊物上;論文成果被轉化并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等。本學科博士生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前,應有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本研究領域國際國內重要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的經歷,具體要求見培養方案。